对于花卉种植比较关注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关心大型花岗怎么种植花卉 养花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花盆,今天114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无土栽培玫瑰花的方法
一、无土栽培基质
玫瑰无土栽培基质由珍珠岩和花岗岩小石米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珍珠岩的粒径为1.5—6MM,小石米的粒径为0.5—1.5CM,基质厚为30CM。填基质时,先在槽底填上15厘米的小石米,上层15厘米按一层小石米一层珍珠岩填。酸碱度控制在6—7。
二、栽培品种
选用品种是荷兰引进的大红色品种——萨蒙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的萨蒙沙,原品种特性可得到很好的保留,其枝条够长够直,花朵较大,开花似“杯”形,产量高,品质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定植时间为每年4—5月,用温室无土种植可以在当年10月至翌年5月陆续产花上市,6至9月停产。定值的密度株距×行距为25×30CM,每槽种4行,每0.5亩的大棚约可定植2500株。
三、渡夏和过冬立措施
在夏季,棚内气温有时会40℃以上,这时要搞降温措施,在棚顶覆盖45%的黑色遮阳网,还要经常进行棚顶棚内喷水。一般可降低5—10℃,使玫瑰正常生长。
玫瑰在广东一般可以过冬,但为了加速其生长,增加产量,就要在棚内的四周封上塑料薄膜和白色沙网,晴天可提高棚内温度5—10℃,阴天可提高3—5℃,雨天可提高1—3℃,可正常生产。
四、玫瑰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管理
1、玫瑰的营养
据分析:叶片中含氮3.0%,磷0.2%,钾1.8%,钙1.0%,镁0.25%,为满足玫瑰花对营养的要求,营养液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必须达到氮170PPM,磷34PPM,钾150PPM,钙120PPM,镁12PPM。
2、玫瑰的营养液配方
玫瑰的营养液配方很多,经过十种配方的试验比较,以我所和自行配制的配方为好。配方含N253PPM,P为51PPM,K278PPM,Ca为162PPM,Mg为34PPM。配方的酸碱度5.5—6.5之间,总浓度为0.23%。这配方较稳定,一般不用调节PH。
3、营养液池的建造
为避免营养液间的相互反应引起沉淀,必须要建两个营养液池,一个装硝酸钙,另一个装其它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营养液池建在棚外,高地面2米,按0.5亩大棚需盛水2立方米水池各两个计算。两个盛水池体积一样,装营养液的体积亦要一样。施肥时,两个水制同时开放。
4、营养液的施用
在定植初期,灌溉量可少些,配方可用三分之一量,隔一天或两天施液一次。进入生产期后,全量配方,供液量渐加大,有阳光的天气可每天淋一次液,阴天或雨天可两、三天淋一次液。
五、水分的管理
在夏季,晴天每隔一小时喷水一次,喷水量不能过多,喷湿叶面即可,过多,会冲淡苗床的营养液,冬天如果棚内气温在30度以上,中午亦要喷水一次。
六、玫瑰的修剪技术
1、摘蕾 小苗定植后,不断抽芽,抽出芽的花蕾要及时除去,使枝干发育充实。在盛夏形成的蕾,亦要除去,集中养分培养树势。
2、疏蕾 萨蒙沙在枝梢上会长出三个花蕾,在产花季节,每天早上就要进行摘除两侧的副蕾工作。
3、剪枝条 要不断剪去过长,交叉、重叠、枯死、病虫、细弱枝、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蘖。
4、控制开花期 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是玫瑰销售的黄金季节,因此,要控制玫瑰在“情人节”期间开放。广东露地种植的玫瑰花约65至75天开花,在温室无土种植比露地提早10—20天,因此,温室内无土栽培玫瑰在12月5日至15日就要进行剪枝留芽工作。
5、采收 4—5月定植的苗到12月就可产花了,第二年亩产约5万支,第三年始亩产在10万支以上。切花的采收时间,在绿萼已翻开,外瓣松散时,就可以剪下。切花的剪口部位主要看枝条的粗壮程度,枝条壮的,可留3—4个芽。花枝较短或花枝上叶片较少的,可以在花枝中部或中上部剪切,使花芽长在其上部

基多的地理特征以及该地花卉生长的条件
基多概述
厄瓜多尔的首都和皮钦查省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区皮钦查火山东南麓的谷地中。根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基多总人口1,839,853人。海拔2,850米,是离赤道最近的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14℃,为世界上温度年较差最小(仅0.6°)的地点之一。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1533年为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成为首都。曾多次遭地震破坏和重建。全国重要工业中心,有纺织、食品、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学、金属加工、制药、制革、木材加工等工业,并以金银工艺品、象牙和木器雕刻著名。交通中心,铁路通瓜亚基尔和东北岸的圣洛伦索,附近有苏克雷国际机场。旅游业甚盛,市内多教堂、广场、纪念碑、博物馆、天文台、大学等著名建筑,反映出南美洲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城北24公里处建有赤道纪念碑。
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新城座落在北部。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Pichincha),海拔4790米,峰顶长年积雪。
基多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ñia de Jesús)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 (Panecillo),海拔183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
[编辑本段]历史
由印第安人始建于11世纪。15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都城(另一资料说该城是16世纪在印加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尽管经过1917年的地震,这里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历史中心。1830年厄瓜多尔共和国成立,基多定为首都。
基多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ñia de Jesús)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基多的旧城区在城南部。因为城里遗留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而被誉为“安第斯大博物馆”。这里的教堂、修道院、赤道纪念碑不管是在建筑上,还是在美学史上都具有较高价值。基多包括新城区和旧城区。城区位于南部,迄今这里还保存着古老的街道、房屋和教堂,这些具有西班牙和印第安建筑风格的建筑,极具艺术魅力。主要建筑有弗朗西斯大教堂、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大教堂等。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 (Panecillo),海拔183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
始建于1550年的弗朗西斯大教堂完美地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和摩尔的建筑风格。这个教堂的回廊由灰垒砌而成,高圆顶阁则以绿瓦铺盖,室内的装饰物全用金箔镶嵌。外墙也用金箔镶嵌着城市创建者的姓名,围墙内是厄瓜多尔解放者苏克雷将军的墓地。教堂内还收藏着一些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雕塑,因此使这里成为美洲“基多艺术学派”的宝库。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是南美最古老、最宏大的宗教建筑物,这个修道院包括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几条回廊,修道院被称为厄瓜多尔的“艺术宝库”,里面珍藏着贝尔纳多·德雷加达尔的雕塑、萨马涅夫的绘画作品、卡斯皮卡拉的木刻精品。
著名的梅尔世教堂也位于旧城区,在这座教堂内珍藏着基多最古老的钟。
位于城北24千米处的赤道纪念碑是基多最为著名的一个景观,此碑通高8米,用棕色花岗岩制成。碑身四面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个南极朝南、北极朝北的地球仪摆放在碑顶,一条白线代表赤道环绕在地球仪的正中间,把地球分成两部分。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197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中文名称: 基多(古城)
英文名称: City of Quito
国家: 厄瓜多尔
所属洲: 南美洲
编号: 776-002
相关联接: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城海拔2850米,是16世纪在印加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尽管经过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改变最小的历史中心。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的教堂和耶稣会学院,连同这些建筑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了“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将西班牙,完美地融合了意大利,摩尔,佛兰芒和当地艺术的精华。
基多花卉当地生长条件
环境气候是花卉机体生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光、热、水、气和营养物质是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种植花卉在外界自然条件中,气候条件和土壤是影响花卉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光、热、水、气和营养物质是花卉生长的重要因子,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综合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光照是各类花卉植物一切生命活动的能源,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光谱成分直接影响着各类花卉的生命活动。绿色花卉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由叶绿素吸收光能来同化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贮藏能量,从而使光能转为化学能。温度对花卉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花卉生长的重要条件。多数花卉生长的适宜气温在10~25℃之间。气温过高会使花卉体内蛋白质凝聚变性,叶绿体遭到破坏,养分消耗增多;气温过低会使花卉细胞原生质活力降低,根的吸收能力减弱,轻者则使花卉受到伤害,重者导致死亡。水对于一切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花卉也不例外。常见草、木本花卉鲜重的40%~95%是由水分组成的。水同温度、光照一样,是花卉生存繁衍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因子。水分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甚至立地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都有很大影响。空气同样也是花卉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空气当中的成分正常时,比例是平衡的。不同植物、不同栽培阶段,不同生育时期呼吸的强度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其呼吸强度也不一样。呼吸强度是随温度和光照的周期性的变化而变化。一旦空气成分比例失去平衡,则对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风是流动空气,植物生长需要这种环境。然而,过强的风对花卉生长不利,往往会造成伤害。所以风太大时可适当加装防风板或者将花卉转移到避风处。

养花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花盆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养花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花盆的相关内容。
在养花的过程中,选择一款适合的花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品种的花草选择不同材料及造型的花盆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材质及造型上如何为花草挑选合适的花盆。
114花卉网
海棠花
一、从材质上选
素烧盆:又称瓦盆或泥盆,呈黄褐色或黑灰色,质轻,使用方便,其盆底、盆壁有细微的孔隙,排水透气性好,有利于花卉根系的呼吸与生长,适合栽种各种花卉。
紫砂盆:素雅大方,制作精致,排水通风比瓷盆好,但不如素烧盆,只适合于文竹、高档花卉和盆景之类。
挂釉盆:质地牢固,美观清雅,常用作大株花木或耐温植物的栽培,但排水通气性都不及紫砂盆和素烧盆,故不适用于栽培对排水、通风要求高的花木。
塑料盆:质轻耐用,价格便宜,但通风排气性能差,多用于栽培吊兰、垂盆草(详情介绍)类等。
二、从造型上选
高型笔筒类花盆:适合栽种吊兰、紫藤、吊钟、海棠等花卉。
大口花盆:适合栽植杜鹃、茶花、米兰、瓜叶菊等丛生状花木。
花缸:适合栽种铁树、棕榈、白玉兰、荷花、柑树等大型花卉。
浅型盆:适合于黄杨、崔梅、榆桩、王针松等名木的栽培。
以上就是114花卉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花卉种植资讯敬请关注114花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14花卉网:
www.114hua.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