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1:24:45 | 114花卉网
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凤仙花种植者需要尽快防治疾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褐斑病是凤仙花的常见病害。凤仙花病害的防治技术如下:1.褐斑1。识别特征。主要危害凤仙花叶片。感染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呈褐色,后中心呈浅褐色,边缘呈深褐色,叶片两侧有浅黑色霉斑。2.疾病的特征。真菌疾病。在病叶上用病原菌越冬。第二年,病菌通过风雨传播,引发多种疾病。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3.防治要点。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9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秋季及时清除病叶,清除盆土或地面上的病叶、落叶,集中焚烧或掩埋,减少传染源。盆栽每年要更换新土;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施用钙肥和磷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注意整形修剪,让植物通风通透。2.白粉病1。识别特征。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然后叶片上覆盖白粉层,再在白粉层中形成深褐色的小点。受影响的叶子发黄,严重时整株死亡。2.疾病的特征。真菌疾病。病原体在患病的残余物或种子上越冬。在随后的一年里,当环境适宜时,病菌通过风雨传播,引发多种疾病。3.防治要点。在种植管理中,注意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或20%三唑酮乳剂1300倍进行防治。及时破坏病叶,减少传染源。三。炭疽热1。识别特征。主要发生在枝叶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枯萎的黄色或褐色斑点,后逐渐发展为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病灶中心浅褐色,边缘褐色,无明显轮纹,其上散在小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相邻病斑相连形成不规则病斑,使叶片萎缩枯萎,导致脱落。2.疾病的特征。真菌疾病。病原菌在患病的遗体上越冬。第二年初夏,通过风雨传播感染。一般是植物下部的叶子病重。这种疾病在炎热多雨的季节最为严重。3.防治要点。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可减少该病的发生。盆栽凤仙花发生炭疽病时,可摘除病叶、病枝或涂抹医用达吉宁软膏,均有效。发病初期,50%代森锰锌水溶液500~6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深秋时,凤仙花的病叶和病株会被破坏或深埋。
1、常见的花卉病虫害:
(1)蚜虫:这是花卉中最常见的害虫。蚜虫的种类很多,往往群集于花卉体的幼嫩部分,用刺吸式口器刺入花卉体内吸取汁液。蚜虫的危害范围很广,如菊花、三色莫、大丽花、月季花等。蚜虫在生活过程中,泄物内含有蜜露,又为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叶片变成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发现蚜虫应及时消灭。
(2)红蜘蛛:个体很少,但危害范围很大,如菊花、大丽花、月季花鹃花等。这种害虫由于个体小,应及时发现,早做防治。
(3)阶亮虫:此类害虫种类很多,食性很广,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夹竹桃、桂花等多种花卉。助壳虫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导的生长。
(4)粉虱:粉虱的个体很小,仅有I毫米长,白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严重。被粉虱危害过的植株,也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霉变呈黑色。
2、虫害防治常见药物:
(1)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
(2)石硫合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
(3)敌百虫:是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制剂,对害虫有强烈的胃毒作用,也有触杀作用。
(4)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制剂,有强烈的触杀,熏蒸,胃毒作用,杀虫范围广,速度快,药效期短。
(5)乐果: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内吸和胃毒作用,一般用40%乳油1000-1500倍液或60%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叶蝉,潜叶蛾,粉虱等害虫。
(6)链霉素:为白色粉末,一般用100-200毫克每升浓度喷雾,灌根或注射,防治细菌性病害,霜霉病等。
3、巧治家庭盆花虫害(简单易行且无污染):
(1)将烟丝或烟头泡在水中,待水变成褐色后,用水喷洒盆花的枝叶,可防治白粉虱、蚜虫;浇透盆土,可防治蚂蚁。114花卉网
(2)将大蒜、葱头或洋葱鳞瓣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过滤,用滤液喷洒盆花2-3次,可杀死红蜘蛛、蚜虫。
(3)将洗碗用的清洁剂,按1:500的比例配成溶液,喷在盆花的枝叶上,能非常有效地杀死蚜虫。
(4)将草木灰浸泡在水中2天,用其澄清液喷洒在盆花的受害枝叶,可杀死蚜虫。
(5)将少许洗衣粉或肥皂放入清水中,搅拌成皂水,用皂水涂抹盆花的枝叶,能有效地杀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预防室内盆栽花卉感染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 花卉的害虫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刺吸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等四大类。 (1)刺吸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蝽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黄等色小点或是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防治方法: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除介壳虫外,其他害虫还可喷洒2.5%溴氰菊酯2500-3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蔷薇常见病害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
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家庭花卉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立枯病、介壳虫、红蜘蛛、蚜虫、叶蝉类以及蛾类等,一般处理方式都是及时喷洒虫药进行消毒杀菌,也可以进行无污染的防治法,如草木灰撒盆法、食醋擦拭法以及酒精涂擦法进行消毒。 花卉种植中常见病害 1、 白粉病 :花卉在进行养护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白粉病,在发病之后叶片、叶柄、花梗或嫩梢会有白色粉状,叶片会变黄、卷曲、枯死,
盆栽花卉怎样驱虫? 夏天养花,最令人烦恼的就是花盆中滋生各种小虫子了。不仅对家居造成影响,也会对花卉造成严重的伤害。然而在家里养花,为了不污染空气环境,又不能过多的使用农药来灭虫。 为了防治花卉的虫害,很多花友也想出了各种除虫的“小妙招”,也能起到一定的除虫效果,大家也可以试试。 1、洗衣粉溶液 洗衣粉也可以制成杀虫液,而且对除虫也有效果,将一勺洗衣粉加入500ml温水中
常见的花卉病虫害有哪些?花卉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相信对于养花的朋友来说,病虫害是最害怕的问题,但是病虫害是花卉最常见也是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如果花卉遭受病虫害,容易造成生理损伤,如黄叶、虫洞、根细等。不仅对花卉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对其观赏价值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花卉死亡。想要花卉长得好,首先要识别病虫害,了解发病原因,做好病后的防御和治疗,植物才能健康生长。花卉上常
2024-08-26 13:22:10
2023-10-31 08:39:21
2023-10-07 03:43:22
2024-09-08 04:25:55
2024-07-30 00:58:14
2024-04-01 1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