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百科 > 正文

怎么喂养泥鳅

2024-03-04 19:16:29 | 114花卉网

怎么喂养泥鳅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114花卉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喂养泥鳅

怎么喂养泥鳅

以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和水蠕虫为食。人工饲养时,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蠕虫、嫩植物的茎叶等。也可以用豆饼、豆渣、粗糠等喂养。,可适当搭配鱼粉、蚕蛹。泥鳅经常以其他鱼类吃剩的饲料为食,所以泥鳅被称为鱼塘里的清洁工。泥鳅喜欢吃蚯蚓、水生昆虫、水蚤和甲壳类动物。它们也吃一些丝状藻类、植物的根、茎、叶和腐殖质。如果食物减少,你也会吃泥巴和藻类。如果是养殖的泥鳅,可以吃豆饼、米糠等食物。请点击进入图片说明。1.野生泥鳅野生泥鳅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藻类等。有时也吃水下的腐殖质或污泥。

怎么喂养泥鳅

莲藕和泥鳅能混养吗

能。

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面积不宜过大,且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一级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则防逃效果更好。

种苗的选择要规格齐整,体质健壮。投放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待藕长出2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即可放鱼,每亩投放泥鳅2万尾。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追施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150~2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以培肥水质,同时加注新水,使水位达到30厘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肥料的多少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莲藕的肥瘦,所以不光后期要进行追肥,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栽种之前,将池塘里泥土的肥力给提升上去。在深耕翻地的时候,就可以混入一定量腐熟好的有机肥,这样还能让幼苗长得更快一些。

2、栽种好了一个月之后,就要做好除草和拆除枯叶的工作,防止消耗大量的养分。而第一次立叶后就要进行追肥,这时候就可以加入一点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但在结莲藕的时候,复合肥料就要以钾肥为主,这样长出来莲藕的个头才大。

3、采收前可以先将池塘里的水给放干净,然后采收的时候要注意把莲藕下面的泥土给扒开,并用手握住后面,这样可以防止出现断裂,泥土进入到孔隙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藕田鳝鳅混养技术114花卉网

怎么喂养泥鳅

金色泥鳅怎么养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金色泥鳅怎么养的相关内容。

1、 池塘曝晒和消毒

池塘曝晒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阳光的曝晒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挖出底层淤泥,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所以池底的淤泥是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喜欢在池塘的底部活动,所以对于泥鳅养殖池来说,鳅苗入池之前,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一般情况下,用铁锨挖起底部40厘米的淤泥,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生石灰消毒在生产中,提前一周左右,采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变成强碱性溶液,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以及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因此除菌效果特别好。

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千克,直接泼洒到汤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能将鳅苗入池。

2、 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5到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7到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在泥鳅放养期间,如果密度过小,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密度过大,溶氧量降低,对泥鳅的生长不利。下面,我们来看看泥鳅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3、饲料的配制和投喂

人工养殖泥鳅要使用配合饲料,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全面,使用方便,对水质的污染小。泥鳅的配合饲料分为三种规格,5到8厘米的鳅苗使用一种规格,8至12厘米的中泥鳅使用一种规格,12厘米到20厘米的成鳅使用一种规格。三种规格的饲料不仅是颗粒大小的的不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也不同,鳅苗的蛋白质含量要求高一些,成鳅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低一些。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时候,要沿着池塘的边缘泼洒,要求泼洒的非常均匀,避免在某一个地方过于集中,引起抢食的现象。饲料投喂每天两次,投喂量以泥鳅在1小时内吃完为度。那幺,饲料撒在了池塘里,怎幺判断是否吃完了呢,可以通过简易制作的观察台来判断。观察台成杠杆结构,一端固定在岸边,另一端是圆形或方形的筛网,喂完料1小时以后,饲养员要翘起筛网看一看,看看投喂的饲料是否已经吃完。

以上就是114花卉网为大家带来的怎么喂养泥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14花卉网:www.114hu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怎么喂养泥鳅”相关推荐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 水缸养泥鳅怎么养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 水缸养泥鳅怎么养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水缸养泥鳅怎么养 1、泥鳅对于水质、水温并没有什么要求,也可以过冬,皮很厚实,它喜欢有淤泥的环境,如果是清水养殖的话,一般能存活1-2个星期,勤换水的话,大概能存活7天,泥鳅并不是适合在清水中养殖,这是一种喜欢在水体的底层淤泥中活动的生物,泥鳅适合在淤泥当中生存。 2、如果在夏季养殖泥鳅的话,换水次数可以适当增加,如果鱼缸中的设备正常运行,10-15天换一次水是可以的,如

2024-04-01 15:27:50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家里鱼缸养泥鳅怎么养)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家里鱼缸养泥鳅怎么养)

鱼缸内养泥鳅的利弊 利:1.会把鱼缸底床的食物残渣清理得干干净净。 2.泥鳅性格温和,一般不会攻击其他的观赏鱼。 弊:1.泥鳅是生长在沼泽地里的,在鱼缸中饲养其实不是特别的好,这样会导致它生长得很慢,但是如果是作为观赏,也是可以饲养的。 2.泥鳅夜间的活动量特别大,而且它的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缝隙处钻出来。并且它们对震动非常的敏感,有一点动静它们就会从鱼缸中跳出。 鱼缸养泥鳅怎么养

2024-04-05 03:00:09
家里水缸怎么养泥鳅,泥鳅吃啥
家里水缸怎么养泥鳅,泥鳅吃啥

家里水缸怎么养泥鳅,泥鳅吃啥 1、铺泥土:在水缸的底部铺泥塘土,厚度为30cm并施已腐熟的家畜的粪便和饼肥,给泥鳅提供食物。2、加入清水:往水缸中注入无污染的井水或湖泊水,半米深即可。2、遮阳:把泥鳅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养殖,温度高于30℃需要在水缸上搭建遮阳网,以免水温太高。 一、家里水缸怎么养泥鳅 1、铺泥土 泥鳅属底栖鱼类,喜欢有淤泥的环境,因此可在水缸底部铺厚度为30cm

2024-03-02 16:12:22
鱼缸怎么养泥鳅 鱼缸养泥鳅的方法
鱼缸怎么养泥鳅 鱼缸养泥鳅的方法

荷花池里养鱼 荷花池中可以养鱼,但要注意以下事项: 1.鱼类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对荷花和观赏者造成伤害。 2.鱼类应选择适合荷花池生态环境的品种,如金鱼、锦鲤等。 3.保持荷花池水质清洁,定期换水,避免鱼类因水质问题而死亡。 4.避免在荷花池中投放有毒物质或对鱼类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免对鱼类和荷花造成危害。 5.在荷花池中安装适当的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以提供鱼类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总之

2024-03-08 09:09:24
荷花泥鳅养殖方法荷花泥鳅怎么养殖
荷花泥鳅养殖方法荷花泥鳅怎么养殖

荷花泥鳅养殖方法荷花泥鳅怎么养殖 1、池塘条件,其实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_的集鱼坑。 2、苗种放养,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

2024-08-05 06:00:12
荷花泥鳅养殖方法 荷花泥鳅怎么养殖
荷花泥鳅养殖方法 荷花泥鳅怎么养殖

荷花池里养鱼 荷花池中可以养鱼,但要注意以下事项: 1.鱼类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对荷花和观赏者造成伤害。 2.鱼类应选择适合荷花池生态环境的品种,如金鱼、锦鲤等。 3.保持荷花池水质清洁,定期换水,避免鱼类因水质问题而死亡。 4.避免在荷花池中投放有毒物质或对鱼类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免对鱼类和荷花造成危害。 5.在荷花池中安装适当的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以提供鱼类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总之

2024-01-27 06:00:39
小泥鳅怎么养
小泥鳅怎么养

小泥鳅怎么养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

2024-02-01 10:29:59
泥鳅怎么养才能养活
泥鳅怎么养才能养活

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 养殖泥鳅是一项常见的水产养殖业,但是其正确的饲养方法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下面是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 1.饲料的选择 养殖泥鳅需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不同的饲料。幼鱼期可以选择粉状或小颗粒状的饲料,而成鱼期则可以选择较大的颗粒饲料。不过不论什么阶段,饲料的质量都应该保证。 2.定时定量喂养 泥鳅比较爱吃,因此在喂食的时候应该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过度喂养导

2024-05-10 09: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