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11:13:38 | 114花卉网
有的人养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痛苦,经历过反反复复的烦恼、彷徨,但无论多么困难依然选择坚持。现在在一些养虾环节上虽然仍然感到困惑,但是跟过去比已经是大不相同了。
养虾关键是思路要正确,要清晰,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养虾局面,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改进提高。
养虾是一个系统工程
养虾的知识涉及到很多方面,从下苗到饲料到管理,从清塘到肥水到调水,从季节到盐度到酸碱度,从水质环境到营养均衡到提高免疫力等等,只有把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掌握了才能把养虾风险降到最低。如果认为掌握了一两种特别药品或者一两种特别添加剂或者一两种特别技术就能取胜,那是不现实的。
在养虾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各个因素既是独立的,不能相互代替的,但又是互为条件的互相联系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一般认为苗,料,管这三个方面最重要。苗即优质虾苗,料即优质饲料,管即优质管理。虾苗跟饲料这两个方面比较直观,比较容易,一分钱一分货,只要舍得出高价钱就解决了,唯独优质管理比较复杂。
优质管理即养虾所有该做的工作都要做到位都要做得好。管理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养虾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都是通过管理来实施的。狭义上的管理是指养虾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某个方面的管理。养虾管理比较复杂,涉及千头万绪,但最重要是如何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溶解氧是养虾的中心,溶解氧决定养虾的成功与失败。
养虾关键是溶解氧
溶解氧既是养虾的中心又是水质环境的保证,现在一般是1-2亩配1台。如果靠这个数量的增氧机来满足所需要的溶解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参照孵苗场的模式来配备显然有不太现实,投入大没有经济意义。
现在我们是采用肥水与增氧机相结合来获得溶解氧,所谓肥水即通过施肥培育藻类,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获得溶解氧,这是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占70%以上,增氧机只能起到补充作用。
在养虾过程中,底质,水质,水色,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等都是藻类生长的连带反映,之所以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关注和处理这些因素,其目的是保证藻类生长保持在良好状态,已获得充足的溶解氧,保证水体环境稳定。建立了这个思路,就等于抓住了重点,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为高密度养虾所需要的溶解氧,不但要充足,而且要稳定,避免大起大落,不被一时的达标,好看所迷惑。溶解氧大起大落是养不好虾的。水太瘦表明藻类数量少,表明溶解氧少,虾容易得病。水太肥表明藻类老化大量死亡,表明溶解氧急剧降低,表明原先藻,菌,毒的良性平衡遭到破坏,这时候虾处于极度应激状态更容易得病。
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等不良藻类占优势的水体虾也容易得病。藻类本身每天也在新陈代谢,也在更替和变化。以上说明在养虾过程中要想把好的藻类维持在好的状态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肥水、调水、保水的基本知识,要学会掌握每天观察水色的技巧,掌握把每天的水质指标作综合分析,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养虾=养水=养藻。溶解氧问题实质是藻类问题,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一切有害物质也是因为溶解氧不足而产生的,所以养虾关键就是要养好藻。管理藻类一定要心细体勤。因为高密度养虾的水体环境不是天然的是人为的,这种人为的水环境所形成的生态平衡是暂时的,是有条件的,也是非常之脆弱的,必需要天天加以管理才能维持,任何粗心大意都会坏事。
把握利弊,趋利避害114花卉网
养虾凡措施都有利有弊,利弊共存,必需要综合分析、全面把握、趋利避害。养殖过程是矛盾和平衡的工程。一方面有机物不断增多、水质不断酸化、水体硬度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不断采取措施降解有机物、阻止酸化、提高水体硬度、形成新的平衡,周而复始,确保养虾成功。
1、以局部的损失换取大环境的稳定。 例如养虾中后期容易缺磷,磷成为虾和藻类成长的限制因素,必需要经常补充磷。这个时候也正好是雨季,也要经常泼洒石灰和沸石粉来稳定pH值和提高水体硬度,而石灰和磷是矛盾的,一般情况是使用石灰之后必需间隔10-15天后才使用磷,这样效果才好,如果间隔时间太短会造成磷沉淀失效,但如果不及时补充磷问题反而更大,所以只能选择经常补磷,即使沉淀浪费一部分也不去计较。
消毒药与微生态制剂也是矛盾的。如果放足消毒药所有的菌类都被杀死,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这样势必会使水体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无菌状态,作为高密度养虾而言,无菌状态不是好事,无菌状态意味原来水体中良性的物质循环系统受到破坏,造成有毒物质大量积累,藻类生长受到影响,虾很容易在这一段时间内出现问题。所以只能选择量少多次投放氧化类的含氯消毒药,这样既保留一部分有益菌继续发挥作用,又使到水体得到消毒氧化,减少厌氧有害菌,促进好氧有益菌繁殖生长,进而改善整个水体环境。
实践证明,在养虾过程中用硫酸铜等药物杀害有害藻是得不偿失的,虽然有害藻是杀死了,但虾很快也出问题了,用了硫酸铜之后一般半个月左右虾几乎都出问题,很少有成功的。
2、把握实施的量和度。 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和量,否则会适得其反。泼洒石灰、施肥、追肥、使用消毒药,使用微生态制剂、甚至使用增氧机等等,都有一个实时适量适度的问题。例如量少多次泼洒熟石灰好处很多,一是能够提高水体硬度有理藻类繁殖,二是给虾补钙促进虾的生长,三是络合有毒物质。
含氯消毒药也一样,每次少量使用能够有效抑制藻类过快生长、明显缓解过浓水色,能够快速降解有毒物质,有效改善底质。效果又好又经济。但如果一次性使用的量太大,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甚至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远远比原来的问题大。
不论使用什么药物,除了认真看说明之外,还要结合自己虾塘的实际情况,必需在弄通原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往往很多时候本来问题并不严重,由于心太急,急于改变,反而把问题搞严重了。
3、操作要细。 凡措施都有应激。操作有学问。如果在操作中缓慢渐近,给虾有一个适应过程,应激就会降低。例如同样是添水,量少多次缓慢进行效果就好,过急过大过快效果就差,甚至起到反作用。
预防虾病重在养殖前期
养虾最大风险是虾病,发生在养殖前期即投苗之后30天内的虾病最可怕最难治,所以养殖前期的管理与否是养虾能否成功的关键。预防虾病要立足于防、立足于早,要从清塘抓起。
认为投苗初期底质好天然饵料丰富虾小不会缺氧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认为投苗之后要20天才开始进入风险期,才容易出问题,才开始认真重视,就已经晚了。
虾病的发生不是昨天下雨今天发病这样的因果关系,而是在下雨前虾已经是亚健康了,有问题了,下雨不过是导火索和催化剂。
过去我们也重视虾病预防,但是没有抓到点子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预防虾病缺乏前瞻性,缺乏主动性,养虾水平只是停留在风调雨顺才能将虾样成功,天气稍有异常就不得了。预防虾病重在养殖前期。要在思路上就要明确养殖前期存在多少主要的致病因素,然后提前采取对性措施逐个解决。
1、防反酸。清塘时酌情撒石灰,酌情撒钙镁磷肥。
2、清除蟹仔杂虾,减少病害传染源。用黑塑料布栏,用敌百虫或用杀灭菊酯杀。
3、降解重金属。投苗前1个星期泼洒二钠或有机酸。
4、防气泡病。pH值大于9.3,不要在下午或傍晚投苗,只能在上午10点钟之前投放或改变投放日期。
5、防冒底。养殖水位保持在1.2-1.5m,水太浅容易冒底。
6、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投苗之后晚上要坚持开增氧机,中午开1-2h。如果水色过浓晚上要增加增氧力度,甚至兼撒增氧剂。有计划投放微生态剂,酌情刮动底泥。
7、藻类。第一次肥水前不宜使用过浓过猛对藻类杀伤力过大的消毒药。第一次肥水要施足有机肥和无机肥,要选择晴天进行。如果出现蓝藻(蓝色水)甲藻(红色水)三毛金藻(黄色水)等较严重的有害藻,尚未投苗的应排掉重新纳水,已经投苗的不主张用硫酸铜等杀藻药物,提倡用微生态制剂以及红糖、葡萄糖、米糠等综合措施,反复进行多次整理。
8、管好藻类。一方面要注意追肥,勤施少施,促进藻类繁殖生长,防止掉藻。二方面当水色过浓时要酌情施少量漂白粉,降解过浓水色,防止倒藻。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等一切有毒物质都是倒藻的衍生物,倒藻是虾病的主要根源。预防倒藻=预防虾病。
9、体质增强。重视前期开口的重要性,注重增强虾的体质,重视保肝、抗应激类产品的使用,可在对虾转肝期使用胆汁酸,保护对虾肝脏,提高对虾免疫力,肝脏强,抗病力就强!
预防虾病一靠科学二靠细心,虾病预防不是靠1-2种药物,不是靠1-2种措施,而是靠综合预防措施,所有要做好的工作都属于虾病预防的内容。
池塘条件:
1、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3亩,水深要达到1.8-2米左右,底质以泥砂底为宜。
2、为池塘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过滤,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安装1台功率达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于规定时间内供氧,确保溶氧含量充足。
3、放养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灭菌处理,在正式放养虾苗的前25天,对池塘留水50厘米,并亩用生石灰110公斤进行全池消毒。
4、经过消毒后,提前1周向池塘中撒施一定比例的漂白粉,再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比如鸡粪,这样可达到肥水效果。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池塘怎样养殖虾和螃蟹的相关内容。
池塘怎样养殖虾和螃蟹
养鱼池塘养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淤泥深浅
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养鱼那样置留在池塘内坡上,要彻底运出池外,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浑浊。
二、注意水草多少
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这对养蟹非常不利。水草作为对河蟹生长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河蟹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的必备场所,还能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其他饵料缺乏的维生素、粗纤维等物质。因此,原养鱼池塘改养蟹要及时多次、适量(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稀疏混杂移植多类群多品种,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沮草等水草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注意池埂渗水
对养鱼危害不大的渗水,无论是内渗还是外渗都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对养蟹来说,渗水不仅是损失池水或添加“好水”等问题,而是河蟹沿“水路”逃跑,甚至引起池无蟹的空池、“黑池”等问题。因此原养鱼池塘改养蟹,在池塘清整中、在平时巡塘时要密切注意,发现引起河蟹逃跑的渗水处要及时有效地夯实、堵死。
四、注意环境
河蟹生性胆小,外界声音等发生强烈变化,如人和动物走近时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栖息和觅食。特别是在河蟹蜕壳过程中,如遇外界干扰,轻则延长蜕壳时间,影响蜕壳后的体质,重者蜕壳不遂,当时就造成死亡。因此保持养蟹池塘安静是一项必须引起非常重视的问题,对原养鱼环境嘈杂的必须加以整改。
五、注意敌害
对原养鱼危害不大的老鼠、螯虾等敌害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养鱼池,养鱼户多不重视。但对养蟹来说老鼠、螯虾等敌害就十分可怕:一只老鼠一天能咬死、吃掉5克左右的幼蟹至少8只;一只螯虾一小时能攻击2~3只刚蜕壳的软壳蟹。因此原养鱼塘改养蟹时防害除杂必须做到放养前彻底清塘、改进加固防逃板与平时随时驱赶捕杀老鼠、螯虾、鸟、黄鳝、泥鳅等相结合,确保有好的养蟹环境。
六、注意清塘
养鱼大多提倡用生石灰清塘,但对养蟹情况就大不一样,虽然生石灰能提供河蟹蜕壳所需钙质,但由于池塘水体pH都比较高,如再用生石灰清塘,势必再次提高池水的pH值,这样不利于幼蟹蜕壳、摄食。因此用生石灰清塘的养鱼池塘改养蟹必须改用漂白粉清塘。
怎样在淡水养虾? 一、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二、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三、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
观赏虾养殖鱼缸里需要放什么,养虾需要哪些设备 观赏虾养殖鱼缸里首先需要放的是过滤,这样可以保持水质,避免水体的恶化,对虾的健康尤为重要。其次要放氧气泵,提高水体的溶氧,以免它因缺氧死亡。另外,由于虾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加热棒保持很稳。最好在种植一点水草,既能作为食物,又能提供躲避。 一、过滤 饲养观赏虾,水质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水体环境比较差,虾很容易死亡。所以养殖鱼缸中一定要有过滤设
荷花开花需要什么条件 想要荷花正常生长,如期开花要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它是水生植物,要生长在浅水中,底部要有黏土来固定根系,补充养分。土壤较好是肥沃的粘土。它喜光,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才可积攒更多的养分。每天都要让它接受七八个小时的光照才行,光照足利于开花,也可延长花期。还要注意温度,温度要保证在25度以上。 莲花是怎么开花的这些条件准备充足的就会开花 莲花开花的养护条件如下:
草鱼需要什么样的池塘条件池塘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是一个在很多地区都很常见的养殖项目,但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所以草鱼养殖还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草鱼需要什么样的池塘条件,池塘草鱼养殖技术的关键在哪里。 一、草鱼养殖的池塘条件 1、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
养荷花都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养?可以同时养草鱼么? 荷花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深,一般在30厘米到70厘米之间。水深过浅会增加荷花根部的曝露风险,而过深则可能影响荷花根部的呼吸。因此,保持藕塘水深在适宜范围内至关重要。 除了水深,荷塘水质也需要保持良好。清澈无污染的水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生长,保持水质清澈。 荷花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充足的阳光
花卉种植需要哪些技术条件? 以下是栽花的一些主要技巧,请看; 1:栽花抢季节。 2:栽前蘸泥浆。 3:盆土要疏松,排水要正常。 4:浇水不浇则以,浇就浇透。 5:施肥不贪多,薄肥勤施。 6:阳光要充足,空气要流通。 7:酷暑严寒要防范。 这些是花卉种植的主要方法,再告诉你几点种植花卉的培养土的配方: 播种用: 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河沙3份; 一般花卉: 腐叶土3份+园
花卉种植需要哪些技术条件? 以下是栽花的一些主要技巧,请看; 1:栽花抢季节。 2:栽前蘸泥浆。 3:盆土要疏松,排水要正常。 4:浇水不浇则以,浇就浇透。 5:施肥不贪多,薄肥勤施。 6:阳光要充足,空气要流通。 7:酷暑严寒要防范。 这些是花卉种植的主要方法,再告诉你几点种植花卉的培养土的配方: 播种用: 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河沙3份; 一般花卉: 腐叶土3份+园
本人想从事花木种植怎么入门 入门最快的办法是去找一家花木种植的企.业打一段时间的工,打.工期间,认真了解花木种植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技.术、物.资、物.资.渠.道、销.售.渠.道、市.场.信.息等,期间你应该找花木种植的专.业书籍学习,把书上讲的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理论结合实际,你就能提高很快,快速掌握花木种植技术和关键环节。 任何一个产业,最.忌.讳的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一头扎进去,这不是
2024-08-26 13:22:10
2023-10-31 08:39:21
2023-10-07 03:43:22
2024-09-08 04:25:55
2024-07-30 00:58:14
2024-04-01 1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