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06:34:14 | 114花卉网
鲟鱼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它们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都不高,只要能保证环境稳定,它们就可以正常生长。虽然它们的食性比较窄,但是可以吃的食物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所以鲟鱼属于比较好养活的一种鱼类。虽然它们对食物和环境的要求都不高,但是它们对氧气的需求量是比较高的,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持续给它们打氧。
一、鲟鱼好养活吗
鲟鱼好养活,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适应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只要饲养者可以保证它们生活的环境稳定,它们就可以正常生存。虽然它们食性较窄,但是可以投喂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所以养殖也是比较简单的。
二、鲟鱼怎么养
1、空间:鲟鱼属于体型偏大的一种,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充足的活动空间。如果是用鱼缸养殖的话,需要准备一个大于它们体型1-2倍的鱼缸。如果是池塘养殖,密度也不能过高。
2、水温:鲟鱼可以耐低温,但是无法接受太高的水温。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0-25℃之间最合适。当水温超过25℃的时候,它们就会产生不适。当水温高于35℃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3、水质:鲟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将PH值保持在7.0-8.0之间。平时只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就可以。
4、喂食:鲟鱼是偏肉食性的鱼类,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给它们投喂一些红虫、蚯蚓、水蚤、水蚯蚓等食物。也可以投喂一些合成饲料,但是需要搭配动物饲料一起投喂,才能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
养殖鲟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的位置、水源和水质、面积、水深、土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的环境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鲟鱼池塘养殖条件与设施要求,供从事养殖的朋友们参考。
一、池塘位置选择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注、排水,也利于饵料、鱼种、商品鱼的运输和销售。但鲟鱼的养殖忌周围环境喧杂,过分喧杂的环境会影响鲟鱼的吃食与生长。
二、水源和水质条件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以便于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内鱼种教养密度大,亩产高,投饵量大,池水溶氧量易不足,导致水质恶化,使鱼类严重浮头而大批死亡。鲟鱼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般溶氧量必须保持在5-6毫克/升,水中溶氧2.5毫克/升时即影响摄食,1毫克/升时就发生浮头死亡。
三、池塘面积要求
饲养成鱼(商品鱼)的池塘面积应相对较大,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大,风力不仅可增加溶氧,而且还可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
此外,水体大、水质稳定,不易突变。但面积过大,投饵、捕捞比较困难,管理也不方便,池堤易被风浪冲坏。因此,一般认为面积在10亩左右较合适。
四、池塘的水深要求
饲养河纯鱼成鱼的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池水较深,蓄水量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上有机质分解,就会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2-2.5米。114花卉网
五、底质与形状
一般精养池以壤土为最好,池底淤泥不要超过5厘米,鱼池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最好,这样的池形池埂遮阴少,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加之夏季水面的波浪作用,池水在动态中能自然增氧,可以减少鱼类浮头。
长方形的长宽比例以5:3为宜,不仅美观,而且还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六、池塘的改造与清整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指面积适中,8-30亩;水较深,2.5米左右;有良好的水源,注排方便;池形整齐,池底呈龟背形或倾斜形,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应进行改造。经一个周期的饲养后,底部沉积了大量淤泥(一般年沉积10厘米左右),故应在干池捕鱼后,将池底淤泥挖起晒干后加固坡埂。
清整好的池塘,注入新水时应采用密网(40-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内,等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入鱼种。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鲟鱼怎么养的相关内容。
鲟鱼养法:池塘条件、养殖准备、鱼苗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
1、池塘条件
池塘的规模最好在4亩左右,池塘底质最好是沙质,可在池塘设置独立的进水口跟排水口,在进水口跟排水口挡上铁丝网,这样可以防止鲟鱼逃跑。池塘附近最好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
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先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将这些水放掉,重新灌水至1.5米左右。在新水灌满池塘以后,也不能马上放养。得等到消毒水的药效消失了以后,这样对鲟鱼来说比较安全。
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可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几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前用几尾鱼先试水,无不良反应后再将苗种放入。幼苗培育放养密度为600尾/m2;苗种放养密度250-300尾/m2,放养规格15-20g/尾。
4、饲料投喂
一般是放养第3天就会给鲟鱼投喂饲料,前期可以按照鲟鱼体重的5%到7%来给鲟鱼喂饲料,后期按鲟鱼体重的4%到5%喂饲料。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池塘是有的,因此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
5、水质管理
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水质要比较干净而且清洁,每天最好把污水排出去一次,让池塘的透明度保存在可以看到水下30厘米。鱼苗阶段最好是每个星期都要清理一次池塘,鲟鱼阶段需要每半个月换一次水。
6、病害防治
鲟鱼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车轮虫病、肿嘴病、斜管虫病等,车轮虫病可用5%的食盐水或者是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流水饲养疗效不错。肿嘴病防治要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斜管虫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黑鱼好养吗,怎么养活的时间长 黑鱼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活的鱼类,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养条件,它们可以生活很长时间。以下是养活黑鱼的一些建议: 1.水质管理: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定期更换水并过滤杂质是必要的。 2.水温控制:黑鱼适宜生活在水温稳定的环境中,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使用恒温器可以帮助保持水温稳定。 3.饲料选择:黑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鱼粮、鱼片
小鱼缸养什么鱼好养活 小鱼缸好养活的鱼有米奇鱼、玛丽鱼和黑尾大勾鱼。 1、米奇鱼 米奇鱼,名字和动画片里的主角一样好听,因为它身上有一些特点和米老鼠很相像。米奇鱼的尾部,有三个紧挨的黑点一大两小就像米老鼠的头一样,所以它被称之为米奇鱼。 米奇鱼属于小型鱼,月光鱼类,由剑尾鱼和花斑剑尾鱼杂交而得到的,性情温和,和孔雀鱼一样,因此混养小型鱼类也是可以的。 2、玛丽鱼
斗鱼好养吗?怎么养 不太好养,但是只要细心点,还是可以养好的,要及时投喂、准备加温棒、保证适宜的环境。 1、及时投喂 斗鱼 没吃饱东西也会变瘦,状态变得很差。所以就需要及时投喂饲料。一般斗鱼每天一喂。由于它属于小型鱼,胃也不大,食量在 观赏鱼 界中算少的了。一般每天喂到肚子稍微鼓起来就行了。 2、加温棒 加温棒是必备的,因为斗鱼是 热带鱼 ,低于15℃就没有状态了
雷龙鱼好养吗,怎么养 首先要准备合适的鱼缸,鱼缸要足够大,其中最好准备一些可以让 雷龙鱼 荫蔽在其中的掩体。然后是水质和水温,最好用弱酸性的软水,水温保持在20-28度之间。喂食需要特别注意,有条件的话每天都得喂,除了红虫、 面包虫 之外,还得适当喂小虾来促进它们发色。再者就是定期换水,换水时注意流速别太快。 一、雷龙鱼好养吗 雷龙鱼不是特别好养,它们对于周围环境因素的要求还是比较高
什么鱼最好养活 最好养活的鱼有孔雀鱼、斑马鱼、泰国斗鱼等。 1、孔雀鱼 孔雀鱼也叫凤尾鱼,它的体长瘦小,颜色鲜艳,体形优美。这种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而且活泼好动,脾气温和,也能够鱼其他中小型热带鱼混养。并且孔雀鱼品种繁多,价格涵盖量广,它的尾巴很大,也不挑食,对水质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它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寿命比较短,总体来说还是很适合新手养殖的。 2
钓到的小鲫鱼可以养活吗?怎么饲养? 钓到的小鲫鱼可以养活。 1,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 2,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3、需要注意的是要适时换水,
河虾鱼缸里能养活吗,河虾在鱼缸里怎么饲养 1.河虾适应河水的温度和水质,养在鱼缸里,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自然是养不活的。 2.这种动物最好用草缸来养,平时可以喂一点鱼虫、饲料、蔬菜等等,如果缸内有藻类的话,它也可以自己摄食。 3.另外还要注意温度和溶氧,如果水温太低或溶氧不足的话,也会导致它死掉。 怎样在鱼缸养河虾 鱼缸的造景千万不要太繁琐,因为虾喜暗厌光。可以放一些 浮萍 ,不仅
鲫鱼怎么样养活 钓来的鱼要养活养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像医生对待一个重病人一样,要过好三道关。一是温差关、缺氧关。钓获的鱼,养在家中,自来水的水温与原塘的水温之间有温差问题。鱼在回家路上经过运输的颠簸,加之容器的狭窄,鱼一定缺氧。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气压低的闷热天,缺氧问题更为严重。二是有伤。在垂钓过程中,鱼钩刺伤了鱼的口腔,即使是无倒刺钩,鱼在挣扎过程中和钓者的抄鱼、卸鱼过程中都容易受到外伤
2024-08-26 13:22:10
2023-10-31 08:39:21
2023-10-07 03:43:22
2024-09-08 04:25:55
2024-07-30 00:58:14
2024-04-01 1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