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18:35:42 | 114花卉网
1.“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香”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2.原诗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14花卉网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4.赏析: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5.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香”出自哪首诗?的相关内容。
1.“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香”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2.原诗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4.赏析: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5.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上就是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香 出自哪首诗 “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香”出自哪首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14花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14花卉网:www.114hua.com“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谁的诗句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故乡鹿门山,四十岁时曾到长安求取仕进,失意而归。一生除在张九龄幕府中任过短时间从事以外,未担任过
荷花诗词38首 荷花诗词38首: 1、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2、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4、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 5、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文征明《钱氏池上芙蓉》 6、
描写荷花的古诗100首 描写荷花的古诗100首如下: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耸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夏日竹林清幽的唯美句子 1、远观,那竹林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于大地,近赏,它又似一道绿色的屏障耸立。 2、翠竹挺拔,无论严寒酷暑,四季常青,象征着山区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3、春雨过后,竹林吸收着滋润的甘露,孕育出许多嫩芽,它们探出头来,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4、在雾霭笼罩的日子里,竹林神秘的雾气中,山峰若隐若现,如同羞涩的竹海姑娘,编织着梦幻般的浪漫情调。
关于荷花的诗句大全 关于荷花的诗句古诗: 1、 《采莲曲》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关于荷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一、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二、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 三、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四、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五、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六、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
康乃馨开花后要剪掉吗 康乃馨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但一般都当作一年生花卉培养,想多长分枝,应在植株幼苗期多次摘心,成年植株花后剪去花梗,每枝只留基部两个芽。 康乃馨,原名:香石竹,英文名:Dianthuscaryophyllus.又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caryophyllusL.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无毛,粉绿色。茎丛生,直立,
清香木的寓意 清香木的寓意为:高贵、典雅、清香、驱邪。 清香木叶片呈红色,枝叶青翠,具有十分浓郁的香气,适合将其盆栽种于室内,可供人观赏。清香木的驱邪作用,也使得它被广泛种植于寺庙、庭园、小区等地。 以上就是清香木的寓意,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清香木花语象征与寓意 1、奉献:适合在教师节送给老师,以赞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2、信仰:清香木代表着自我坚持、永不放弃的信仰。3、淡泊:清香木叶
2023-10-31 08:39:21
2023-10-07 03:43:22
2024-09-08 04:25:55
2024-07-30 00:58:14
2024-04-01 15:27:50
2023-09-30 19: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