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百科 > 正文

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2024-12-05 22:34:05 | 114花卉网

今天114花卉网小编整理了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

红楼梦有桃花社海棠社,有菊花社,柳絮词,有梅花雅集,春秋冬都有,然而却独独对荷花吝啬,是大观园里荷花没有吗?当然有,且不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得用两条木舫,也就是有顶盖的画舫沿着巨大荷荡子,穿行荷叶中,已经可见大观园荷花的规模,而且黛玉和湘云的中秋联诗,却也正好是在凹晶馆的卷棚底,对出了红楼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就是说大观园里是有荷花的,而且年年都有,且有赏荷之胜,比如在贾宝玉刚刚搬进园子的几年,轻狂少年的他,写下了富贵的生活。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官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曹雪芹红楼梦宝玉《夏夜即事》
如果去掉前面四句,其实写的就是赏荷花。在荷花水榭上,琥珀杯里荷花露,玻璃厅下柳风吹,家里的姐姐妹妹姑娘媳妇外加老太君,在傍晚一起看荷花纳凉,且个个打扮得如同神仙一样,女眷手上是雪白的扇子。
也就是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荷花是夏日必赏之景,只是为什么没有荷花社?或者没有任何一首完整地写荷花的诗呢?
这实际是曹雪芹对荷花的雅爱,如同他笔下的林黛玉,总是不愿意多费笔墨,因为林黛玉就是荷花和荷花仙子,无论现实中如何,他秉承荷花只可远看,不可近玩的尊重和荷花审美。于是对写荷花就特别吝啬,除非非写不可。
第一首明确含.有荷花的诗,是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说金陵中产门户的小姐英莲,被命运折腾,被拐卖,沦落为薛家的侍婢,她本应该是和荷花一样高洁的女孩,至少是富庶家的掌上明珠,有着幸福的未来,却如同菱花萍草一样漂泊,最后不得善待,提前凋零。
那么这里拿香菱比荷花,一是她本身就叫英莲,二是为了和荷花一样的女神黛玉照应。林黛玉无非是高级版的香菱,父母早逝,被安置到遥远的贾家。她的漂泊虽然没有香菱那么凄惨,但是她在大观园贾府里孤独成长,有着高洁的心性,却最终不免死亡的悲剧。
在红楼梦第38回里,贾母在藕香榭吃酒,这个荷花池上的水榭挂着黑漆镶贝壳的对联。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想必这是贾宝玉的手笔,在上次大观园题中没有出现,是特地放在此时的实景里。
虽然没有直说荷花,但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藕香是藕花香,也就是荷花香。虽然仿佛只是一句闲话带了过去,但实际上可以看到曹雪芹还有贾宝玉是钟爱荷花的。用的是乐府兰舟采莲的典故。这里有花影,有花香。
“留得残荷听雨声。”
按道理是李商隐的句子,但是被改动了一个字,原句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红楼梦里借黛玉之后,说自己喜欢残荷。这句改诗其实是故意的。因为李商隐写这首诗是在晚秋早冬,因为此时荷叶真的枯了,他这是怀念同样丧父的崔家兄弟,用自己做异姓哥哥的那种理解来安慰他们,同样丧父的李商隐,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咱们是一样的,无论命运如何要坚持守望。
红楼梦中这句诗虽然也是重阳节左右,但明显场景比李商隐的富丽,曹雪芹营造的是江南水乡的感觉,所以荷叶虽残未尽枯,只是更祝秋情。林黛玉的这句话,也是指自己如荷叶嶙峋清高傲然之意。只是她如果不是病秧子,我还真的愿意她是陶渊明隐士之流,荆钗布裙和爱人过余生。
“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是六十三回,怡红院贾宝玉过生日,黛玉抽到的签词,她抽到的签,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这就是荷花。而引用的诗是欧阳修的《明妃曲》“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贾府已经走下坡路了,中秋节也过得让人感觉冷,但是人生没落诗家幸,湘云和黛玉特地在凹晶馆池塘边看月联诗。下半夜,月光清朗,湖面有黑影,湘云扔了颗石头,结果飞起一只白鹤。有的版本是做冷月葬诗魂。按照书里的意境,这里倒是明月皎皎,水光清高,诗魂更符合场景。
但是林黛玉如花似玉的一生,人们更愿意将黛玉比作花吧,那么在87版的电视剧里,那只白鹤从荷花叶中飞过。
在人们印象中,黛玉自然是荷花魂了。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紫菱洲歌》
晴雯被逐惨死,迎春出嫁,宝钗搬出园外,宝玉在迎春住的紫菱洲看到了一片萧条。由于迎春的婚事大家都不看好,却因为她有自己的父母做主,明知不好,却无法阻拦。宝玉心中除了对园林中再也没有温柔沉默的二姐姐感到难过,更因为,这一去可能凶多吉少。
所以这是难得写紫菱洲的荷花,一夜狂风吹散荷花红玉美丽的姿容。古人连朋友之情都放在心上,自己的姐姐,有心却无能为力。
在这里可以隐隐想见黛玉也可能因为是有外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凋亡。
虽然红楼梦里没有专门写荷花的诗,也没有荷花社,但是它的清香无所不在。甚至有它的地方,连文字也成了诗。
比如宝玉挨打后,非要莲叶羹。
“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
原来是将新荷叶的汁,揉进面里,用模具做成小荷叶小莲蓬的样子,汤里多加些荷叶汁,有利水清心养胃的功劳。
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香菱善良憨憨的,却极有诗怀,对着母老虎夏金桂这样说。后来被夏金桂折腾到快死,她这句天真的话格外让人心酸。
“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这是探春小姐管家时候最接地气的话。大观园终于和现实的世界有了交集,只是来不及做更多的调整,这个桃花源就消失了。
然而这句话却有更广袤现实朴素的生命力,因为是属于现实平民的。
这是荷花荷叶的可贵,从泥土里的根,到莲花,种子,到荷叶,都在无私奉献,且扎根泥土,开出最芬芳的花朵。
我倒希望林黛玉是真的荷花,因为荷花的生命力非常的长久,一颗种子可以忍耐千年。
秋残荷Autumn remaining Lotus
从这10则荷花荷叶的诗文美句里,看得到曹雪芹对荷花的爱,因为爱,爱荷花,爱荷花一样的人,所以分外节制,最美的诗如情,如同荷花的清香,不刻意写,但无处不在。

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1

五月草长莺飞,窗外的春天盛大而暧昧。这样的春日,适合捧一本丰沛的大书在阳光下闲览。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正是手边一种:清淡的素色封面,一株水墨荷花迎风而立,书内夹有同样的书签,季羡林的题款颇有古荷风姿。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写他无意在楼前清塘中投几颗莲子,竟得满塘风荷举。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用它作书名,有以荷喻人,以荷喻文的用意,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也。张中行在序言中说,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在我看来,季先生学贯中外,兼容百家,既博且专,所通梵巴语、吐火罗语,均属国内绝学,是公认的学界泰斗,其精深与朴厚,均可想见,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大学问家长于散文随笔者多的是,季羡林先生算不得最好,但用心之多、用情之深,过之者寥寥。这情,一是对散文写作的迷恋,书中所收文章,最近的二篇,《清华梦忆》写于20xx年11月7日,《九十述怀》写于同年12月20日——步趋期颐之年尚笔耕散文不辍,应该寄托着无限的生命情绪吧;二是季老表达的对世事人生的深情,全书共十辑,“寻根齐鲁”,“魂断德国”,“清华梦忆”,“燕园春秋”,“拥抱自然”,“馨爱市井”,“感悟人生”,“品味书香”,“屐叠芳草”和“收藏落叶”,从年轻时的才俊文章,壮年时的得意佳作,到耄耋之年的怀旧之文,贯穿始终只一个字——情。人老情不枯,相反却浓厚有加,这已经奇了,季先生的奇特之处还不仅在此:一方面理智发达,足以成长为大学者,另一方面又多情敏感,修炼成散文大家。

季先生是学问家里少见的多情之人,甚至可以说多愁善感,他的散文,悲情远大于欢意。他喜爱动物花草,“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马缨花慰寥寂寞,二月兰同其痛苦,牡丹、香橼振奋精神,枸杞、夹竹桃凭添诗意,二十岁与兔子,八十多岁与老猫、喜鹊经历同样的悲欢离合。在他眼里,书,斋,小胡同,山水,无一不关情,可以说寓情深于草木虫鱼,寄心魄于日月星辰。还有家国之爱恨,凡世之情爱,最让人不能卒读的是他的怀人之作,悼师友之谊泪湿青衫,念母亲之恩五内俱焚,尤其《母与子》、《三个小女孩》、《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夜来香开花的时候》、《重返哥根廷》,几乎就是和着泪写成,在明媚的五月,读来添无限惆怅。同样怀胡适,张中行写来满纸诙谐,季羡林忆得却通篇心酸,这种情感,在他写陈寅恪、吴宓、傅斯年、沈从文、胡乔木中俯首皆拾。季羡林散文向来被视作“学者散文”一派,因为他学问大,饱经忧患,又见多识广;敢说真话,又洞明世事,集史、识、才、情于一身。但他的情之浓,郁之深,悲之切,同类大家中恐怕无人能及。季羡林写他最喜欢的书,是《史记》、《红楼梦》,杜甫诗,李煜、纳兰性德词,等等,多是悲郁之作,想来也就释然。

说来也怪,季先生深情如斯,却几乎不提自己的情感纠葛。前些日子翻看杂志,偶然读到一篇关于季羡林婚恋的文章,是根据季先生回忆录《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写的。年轻的季羡林在留学德国时与迈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相恋,一台打字机是他们之间的桥梁,但季羡林因为国内有妻儿,拒绝了爱情。季羡林在回忆录中写道:“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文章最后说,有好事者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专程到哥廷根遍寻伊姆加德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了她。结果出人意料之外:伊姆加德小姐终身未婚,独身至今,而那台老式的打字机依然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好一对深情人。可惜了。这是题外话。季羡林先生文章一片真情,有口皆碑。对于他的高深学问,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只有景仰,抑或淡漠,而对他表达的情感世界,却可以品味,甚至妄加揣测。季羡林在谈到散文创作时曾写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叙述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这是他的为文之道,亦是为人之道,散文人生,此之谓也。学问无大小,人生无贵贱,文章无高低,情感却有真假浓淡深浅——算是这个春天我读季老文章的一大收获吧。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2

拜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不禁被文中优美的言词,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文章意味蕴藉,仅已栽荷小事便道出了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浓烈的期盼,期望和欣慰。文章构思之巧妙,写作之精良,实令我赞叹不已。

再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觉两文之差异甚大。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了自已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这便与季先生强烈的期望之心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同样是写荷花,朱先生在观赏美,而季先生是在创造美。观赏美的人每当发现美中之不足。便多几分惆怅,但创造美的人会痴迷于美中,戴着美的眼镜看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毫无瑕疵,他沉浸在美中,乐观看世界,永远有期望,永远有快乐。

在《清塘荷韵》中,季先生行文严谨,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十分明显,一条以荷塘中荷花状况为线:先写原先塘中似有荷花但此刻全无,再写我种莲子,之后写第一、二年塘中仍无荷花,然后了写第三年“塘中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叶片”,最后写第四年荷花生长旺盛,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另一条则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先是塘中无荷花,作者“总觉得是一块心病”,再是种了莲子作者微有期望但情绪还比较消极,之后作者的期盼日益强烈,然后两年过后塘中仍无荷花,作者“完全灰了心”,继而到了第三年荷花长出“五六个叶片”。作者自白“虽微有期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最后第四年荷花茂盛,作者“心中狂喜”。

整篇文章,以时间顺序行文,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过渡自然。两条线索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它们被作者的那管神奇的笔有机地结合起来,真可谓是:相辅相承,相孕相生。 114花卉网

从文章的许多方面而言,《荷塘月色》与《清塘荷韵》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荷塘月色》是以空间顺序行文,颇有些游记的味道,这是写作顺序的不一样。其次,《荷塘月色》的资料以作者所感为多,它是抒情散文。但《清塘荷韵》的资料中作者的所感相比之下便显得十分单薄了,它们大都凝聚在作者的一举一动中,较为含蓄,且整段的“自我剖白”在《清塘荷韵》更是全无踪影,因此我认为与《荷塘月色》相比之下,《清塘荷韵》更倾向于叙事散文,此乃文体之异也。之后,《荷塘月色》是以“荷塘”这一地区作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以写景为主,这就决定了它的写作手法,即《荷塘月色》是在写荷塘范围内作者所见之景,描述的景物众多,强调的是景物间的`相互搭配,所要表现的是荷塘周围景色的和谐美、整体美。而《清塘荷韵》中,季先生描述的景物就具有了单一性,他只刻画了荷花,表现他对荷花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写作中采用了一枝独秀的方法,而对其它景物只字未提,这是写作手法的差异。

下面是文章所提及的相同细节间的区别。如:同样是因为等了四年,所以“心中狂喜”,且感叹于自然力的伟大。同样是看到了昂首怒放的荷花,朱先生说它色白,为点缀之物,但季先生说它“红艳耀目”,“凌驾于荷叶之上,迎风弄姿。”最后,我要说两文结果不一样,朱先生最后是“什么都没有”欲超脱而不得,情绪郁闷。季先生最后得到了满塘荷花,并且这些荷花被命名为“季荷”,他心中自然无比愉快。当然,两篇美文在用词、造句、修辞等众多方面是近似的。那里便不消细说。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3

众所周知,人们一说到荷花,首先想到的便是高雅、纯洁。是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根本不屑于在泥沙中那不见天日的生活,它会不断地为着光明、为着美丽,为了给人类那丰富的生活中再添加一抹美好的色彩,绚丽而无暇的为之奋斗。荷花也深受我的喜爱,我不仅只是因为它的外表,更是因为他的精神所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敢于面对困难和险境……今天有幸读到了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更令我感触许多。

季羡林先生着重描写了荷花生长的过程。起初,作者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水塘和自己的“心病”,说明了养荷花的原因,为后文荷花的诞生作了铺垫。下文中作者又记叙了自己播种荷花、盼望荷花出现的急切心情。如:“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这些语句生动的勾画出作者对荷花的盼望和喜爱,语言幽默淳朴。后文中描写了荷花的生长之盛与不同寻常的特点: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我想这几株荷花在四年的拼搏与煎熬中,早已超凡脱俗,不与那些受帮助的“凡夫俗子”相同,因而受过磨难的人或物,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纯洁而无暇的光芒,令人心生敬佩。

最令我喜爱的段落便是那“月下插曲”了:可爱的小波斯猫会见到水中的“白玉盘”,心生趣意,竟纵身一跃落入了塘中。此情此景都不禁令人发笑,感到怜爱,同时这也侧面写出了荷塘的景色加上月光的配合,无疑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令人沉醉其中……我们都知道有得必有失,有盛必有衰,有分必有合,因而这塘美丽的“季荷”即将走向衰落。而作者是什么心情呢?“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多么豁达的作者,我想此时,作者已被这迷人的荷花所征服,心中波澜不惊,宁静高雅,充满期待。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4

以前挺喜欢荷塘的,而当我读过这篇文章才明白,原来荷花和荷叶是那么的美。20XX年我去了一次荷塘。

20XX.X月的一个清晨,睁开惺忪的睡眼来到了荷塘,为的是看到争奇斗艳、不凋谢的荷花和如翡翠般的荷叶。就在此时,我眼球里倒影出的是一朵朵荷花,还有一片片荷叶,我想:如果我能站到荷叶上不掉到水里该有多好,到那时,我就可以成为“荷花仙子”了,带着这美妙的幻想和纯真的心,我便和荷叶玩耍了起来,我往它脸上洒水珠,它却不让水珠落到它那无污渍又干净的脸上,妈妈说,“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听了这句话,我便爱上了荷叶。

还有荷花也是很美丽的。

淡粉、淡黄色的花瓣,里面包着莲藕,真令人陶醉。假如有一天,我变小了,我一定要躲到这里面,因为荷花里面很安全。哇,是一对母子呀,凋谢的荷花,低着头,看着正在开放的荷花,母亲呵护着它,为它遮风挡雨。

渐渐的蜻蜓也来了,真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不得不承认,这景色太美了!浪漫的亭子,优雅的小桥,蜻蜓点水,含苞待放、争奇斗艳的荷花,如翡翠般的荷叶,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时,我想到了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我爱荷塘,一个让我充满梦想的地方。

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荷花的故事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荷花的故事的相关内容。

有几个关于荷花的传说,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生辰花传说
六月的荷花神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这一年,西施的国家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卧薪尝胆,派人四处搜寻美女,准备送给吴王,以涣散他的斗志。西施被万里挑一的选中了,三年后,她被训练成一名非常出色的美女。越王把西施送给吴王,吴王被西施的美艳惊倒,整日与西施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吴国越来越衰弱,最后被越国打败。被俘的吴王后悔至极,拔剑自杀了。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国,但王后十分嫉妒西施的美貌,把西施抓到江边绑上巨石沉入江底。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传说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荷花花语传说
荷花亭亭玉立于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在我国,流传着许多关于荷花的动人传说。相传元代有一书生,偶遇一素衣红颜的少女,他把一个玉环赠给了少女。一日,池边有朵荷花开了,他走近观赏,发现莲房内有一玉环,正是他送给那女郎的,大惊之下,他折断了那荷花,而那女郎也就从此不见了。

荷花仙子的传说
从前,百里洪湖水患无常,民不聊生.一天,美丽的荷花姐妹驾着祥云,赶赴蟠桃盛会,路过此地,只见黎民饿殍遍野的惨境,不禁潸然泪下,毅然将胸前的珍珠项链撒了下来。蟠桃会上王母娘娘发现她们胸前的珍珠不见了,当问清缘由后,即将荷花姐妹派到人间拯救百姓两位仙子下凡后,一片汪洋的洪湖便变成荷花争艳,鱼跃鸭栖的鱼米之乡。

以上就是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14花卉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14花卉网:www.114hu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荷叶经典诗词大全(10则荷花荷叶美诗美句)(《清塘荷韵》的读后感)”相关推荐
赞美“荷花荷叶”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荷花荷叶”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荷花荷叶”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荷花荷叶”的诗句有以下: 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2、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画莲》 3、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梦莲》 4、

2024-07-07 17:49:23
荷花碧叶养法大全 赞碧叶荷花诗句
荷花碧叶养法大全 赞碧叶荷花诗句

关于荷花的诗句或谚语 1.关于荷花的格言、俗语、谚语 谚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格言: 芙蓉露下落,杨柳

2024-11-18 06:37:36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一、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二、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 三、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四、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五、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六、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

2024-06-02 17:02:57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赞美荷花的诗句古诗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赞美荷花的诗句古诗

描写荷花的唯美诗句(45条) 一、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二、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 三、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四、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五、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六、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

2024-02-04 01:57:11
养荷花的诗词 关于荷花和池塘的诗句
养荷花的诗词 关于荷花和池塘的诗句

关于荷花和池塘的诗句 1.关于池塘荷花的古诗 写荷花的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2024-04-02 11:19:40
关于荷花的诗句大全(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关于荷花的诗句大全(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关于荷花的诗句大全 关于荷花的诗句古诗: 1、 《采莲曲》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关于荷

2024-05-01 10:12:46
荷花荷叶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古诗文言文
荷花荷叶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古诗文言文

荷花的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2024-05-04 23:06:21
描写满塘荷花的诗句(关于荷花和池塘的诗句)
描写满塘荷花的诗句(关于荷花和池塘的诗句)

描写满塘荷花的诗句 1.关于荷花满塘的诗句 2.关于满塘荷花的诗句 关于荷花满塘的诗句1.盛夏池塘满是荷花的诗句 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宋·杨万里《小池》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

2024-02-25 02: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