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22:35:24 | 114花卉网
适宜品种
早熟种有中甘15号、8398;中熟种有领先106、百惠、全顺108、铁将军等;晚熟种有秋丰、晚丰等。
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从3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均可育苗,从4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均可定植。
2. 育苗
(1)种子处理
①种子质量
符合cb 1645.4—1999中2级以上要求。
②浸种催芽
一般每亩需用种子30~40克,苗床面积10平方米,用50℃~55℃温水浸种10~15分钟后捞出洗净,放在20℃~25℃盆内,催芽1天。
(2)苗床准备
床土选用近三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园土2份与充分腐熟的过筛圈肥1份,按每立方米加n、p、k复合肥1千克混匀,加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10克/平方米,将混合后的床土均匀铺于苗床,厚度约10~12厘米。
(3)播种
浇足底水,以畦面停水12~15毫米为宜,水渗后覆一层药土后撒种子,覆土0.8~1厘米厚,上盖塑料膜增温、保湿。
(4)苗期管理
种后2~4天出苗,长到1~2片真叶时,疏苗间苗,2~4片真叶时,通风炼苗,由小到大逐渐放风。
3. 定植
(1)时间
春季土壤化冻,晚霜过后4月下旬~5月上旬,日均气温达6℃~8℃以上,10厘米地温5℃~6℃开始定植。
(2)地块选择 114花卉网
应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且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
(3)整地施肥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有机肥料需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亩,在基肥中加入磷化复合肥50千克,基肥撒施,翻入土中25~30厘米后耙平。
(4)定植密度及方法
早熟种4000~5000株/亩,中熟种4000株/亩,晚熟种3000~3500株/亩,下湿沟河地起垄栽培,平地栽培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挖穴、摆苗、浇水、每株约0.5千克水,水渗后覆土。
①缓苗期
定植后4~5天浇缓苗水,随后结合中耕培土1~2次。
②莲座期
通过控制浇水而蹲苗,早熟种6~8天,中、晚熟种10~15天,结束蹲苗后要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同时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1~2次。
③结球期
要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5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同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片喷施1~2次,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氮肥。
病虫害防治
1. 虫害防治
主要以蚜虫、潜叶蝇、小菜蛾、菜青虫、夜蛾科等害虫为主。
(1)物理防治方法
①银灰膜驱蚜铺银灰色地膜,或将银灰膜剪成10~15厘米宽的膜条,膜条间距10厘米,纵横拉成网眼状。
②设置黄板用100×20厘米的黄板,每亩挂30~40块,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可诱杀蚜虫、斑潜蝇等。
③频振式杀虫灯捕杀小菜蛾、夜蛾、菜青虫等害虫。
(2)化学药剂防治
①菜青虫卵孵化盛期选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阿维定虫脒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在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选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齐螨素3000~4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10天。
②小菜蛾于二龄幼虫期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5%啶虫隆乳油1500~2000倍液,或1.8%齐墩螨乳油3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以上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安全间隔期7天。
③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用药时可加入适量展着剂,安全间隔期5天。
④夜蛾科害虫在幼虫3龄可用5%啶虫隆乳油1500~2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晴天傍晚用药,阴天可全天用药,安全间隔期7天。
⑤潜叶蝇用1.8%齐墩螨素乳油30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7天。
2. 病害防治
主要以防治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软腐病、黑腐病为主。
(1)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比例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5~6千克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三分之二铺于床面,三分之一覆盖在种子上。
(2)霜霉病
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发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40%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500~600倍液喷雾,交替轮换使用,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安全间隔期5天。
(3)黑斑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安全间隔期4天。
(4)菌核病
40%菌核净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在病发生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安全间隔期4~5天。
(5)黑腐病
发病初期用23%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10天连续防治2~3次,安全间隔期3天。
(6)软腐病
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在病发生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安全间隔期3天。
114花卉网(https://www.114hu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甘蓝的种植方法和时间的相关内容。
甘蓝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为防种子带有病菌,可以提前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24小时,播种5天即可出苗,此时温度较高的话,要通风防烧苗,温度较低的话,盖好膜防苗受冻,每周浇一次水,当幼苗茎粗达0.5厘米以上时,温度需要在15度以上,等它长出5-6片真叶可移栽。种植甘蓝的方法 春甘蓝在四川省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是春淡期间市场供应的骨干品种。春甘蓝在南、北方都有早期抽薹的现象,因而不能结成叶球,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 (1)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 甘蓝是在低温(2~6℃)下通过春化形成花芽而引起抽薹,南方的春甘蓝幼苗,一般都在露地越冬,容易经受低温。甘蓝通过春化除低温条件外,还要求有较大的幼苗感受低温。而所需低温时间的长短和苗子的大小因品
甘蓝种植时间和方法 甘蓝可以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进行栽种。 此时的温度比较适合植株的生长,栽种后种子可以尽快的发芽,在栽种甘蓝时,可以将种子直接播撒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并使用细土覆盖,在栽种后可以向土壤中浇灌无污染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在栽种甘蓝时,可以挑选颗粒饱满、未遭受病虫害的健康种子,然后将种子浸泡在五十度的温水中浸泡十分钟后取出,沥干水分后,均匀的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并向种
种植甘蓝的方法 春甘蓝在四川省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是春淡期间市场供应的骨干品种。春甘蓝在南、北方都有早期抽薹的现象,因而不能结成叶球,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 (1)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 甘蓝是在低温(2~6℃)下通过春化形成花芽而引起抽薹,南方的春甘蓝幼苗,一般都在露地越冬,容易经受低温。甘蓝通过春化除低温条件外,还要求有较大的幼苗感受低温。而所需低温时间的长短和苗子的大小因品
羽衣甘蓝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具体如下。 春天3、4月份羽衣甘蓝抽苔开花后,不要把它拔掉丢弃,而是继续浇水施肥养下去。花谢后老茎又会萌发大量蘖芽,此时把没有蘖芽的老茎剪去,正常浇水,养殖切花型羽衣甘蓝:在6月中旬剪取蘖芽进行扦插,生根后即上盆种植,用这种方法可以长出茎长50厘米的羽衣甘蓝切花。 也可不剪芽扦插,使老茎上的蘖芽任其生长,这样虽然分栽羽衣甘蓝:8月初把蘖芽剪下进行扦插。先根
种植甘蓝的方法 春甘蓝在四川省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是春淡期间市场供应的骨干品种。春甘蓝在南、北方都有早期抽薹的现象,因而不能结成叶球,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 (1)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 甘蓝是在低温(2~6℃)下通过春化形成花芽而引起抽薹,南方的春甘蓝幼苗,一般都在露地越冬,容易经受低温。甘蓝通过春化除低温条件外,还要求有较大的幼苗感受低温。而所需低温时间的长短和苗子的大小因品
甘蓝种植技术及管理,种植甘蓝的温度要求 选择品种: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比如荷兰皮球甘蓝。适时播种:夏播时间为7月下旬左右。培育壮苗:把具有通风良好、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等特点的土块当做苗床,畦宽1.2m,畦长不限。播种与分苗:7月下旬,往苗床上撒种子并覆上约1cm厚的细土,而当幼苗长至2叶1心时,需要在傍晚或阴天进行1次分苗。 一、甘蓝种植技术及管理 1、选择品种 一般选择
洋菊花的种植方法洋甘菊怎么种植 1、洋甘菊主要是种子播种,因为洋甘菊喜欢冷凉环境,所以比较适合秋播,洋甘菊为二年生草花,秋天播种,翌年的3-5月为开花期,繁殖主要靠种子播种。 2、洋甘菊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疏松壤土为佳,耐寒性较强,9月秋播,发芽适温15-18℃,播后7—10天发芽,发芽整齐(由于洋甘菊种子非常细小,所以播种的时候可以不用覆土)。 3、洋甘
鲁冰花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的呢? 鲁冰花 属于一年生的 草本植物 ,所以只能养殖一年的时间。 如果需要的话是要每年进行种植的。种植通常是在秋季进行的,在9-10月份种植的话,这样到了来年的3-5月份它就会开花了。 鲁冰花一般指 羽扇豆 ,是豆科、羽扇豆属的草本植物,是一年生植物,它可以春播也可以秋播,春天播种时间是二到四月份,秋天播种时间是九到十月份。鲁冰花秋季播种后,在第
2023-10-31 08:39:21
2023-10-07 03:43:22
2024-09-08 04:25:55
2024-07-30 00:58:14
2024-04-01 15:27:50
2023-09-20 09:23:06